美国近期的两个关键人物展开,一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格陵兰岛表现出强烈的觊觎之心,引发丹麦方面的回应;二是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政治表态、火星探索计划、公司事务以及与政府部门互动等多方面有诸多动态,涉及他对美国的态度、“星舰”火星任务安排、特斯拉受政策影响、与中情局的会面以及在DOGE事件和“政府效率部”工作中的情况。
长久以来,美国一直对格陵兰岛心怀觊觎。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公开宣称:“我们会尽我们所能,我们需要格陵兰岛。而且世界也需要我们拥有格陵兰岛,其中包括丹麦。”特朗普这番直白的表态,将美国对格陵兰岛的野心暴露无遗。面对特朗普的言论,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于当地时间3月27日明确重申,格陵兰岛属于丹麦的这一事实“不会改变”,强硬地回应了美国的企图。
当地时间3月30日,美国著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威斯康星州举行的一场集会上发表了一番引人关注的讲话。他将美国比作一艘大船,强调人们必须同舟共济,不能弃船而逃。马斯克更是坚定地表示,“死也要死在美国,哪儿也不去”。并且,他还半开玩笑地称,“也许会去火星,但那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这番话既展现了他对美国的一种态度,也透露出他对火星探索的持续热情。
早在3月15日,马斯克就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项宏伟计划。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预计将于2026年年底搭载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登陆火星。马斯克还进一步说明,如果这次登陆能够顺利进行,那么载人火星任务“最早可能于2029年实施,不过2031年的可能性更大”。然而,马斯克对于“星舰”执行火星任务的时间表并非一成不变。去年年初,他曾表示将在5年内实施首次不载人探测火星任务,7年内实施首次载人探测火星任务。从这些不断调整的时间表可以看出,火星探索计划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星舰”火箭是一款极具创新性的航天运载工具。它总长约120米,直径约9米,由两部分构成。第一级是长约70米的“超级重型”助推器,第二级是“星舰”飞船,并且两级均可重复使用。该火箭的设计目标十分远大,旨在将人和货物送至地球轨道、月球乃至火星,为人类的太空探索开辟新的道路。
图片来源:新华社
截至目前,“星舰”已经进行了八次试飞。在本月初进行的第八次试飞中,“星舰”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成功发射升空。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升空后不久,火箭第二级飞船与地面团队失去了联系,这无疑给“星舰”的后续发展带来了新的难题。
当地时间3月27日,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汽车关税政策将对特斯拉产生“重大”影响。马斯克解释称,这一政策会影响来自其他国家的特斯拉汽车零部件的价格,进而对特斯拉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据美国《国会山报》30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宣布,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埃隆·马斯克将访问中情局,就有关政府效率的问题进行讨论。CIA发言人在声明中透露,马斯克受到了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的邀请,将于31日前往中央情报局与对方会面,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政府效率。
据直新闻报道,马斯克坦言,他在DOGE中的角色给他带来了巨大的代价,特别是对特斯拉的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他表示,“从长期来看,我认为特斯拉的股票会表现良好,所以这可能是一个买入的机会”。30日,马斯克在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市政厅活动上也提到,“政府效率部”的工作让他付出了很多代价。他的一些政治对手已经开始强调特斯拉股价的下跌,试图给他和特斯拉施加巨大压力,马斯克猜测他们的目的是想让自己停止相关行动。
本文围绕美国特朗普对格陵兰岛的觊觎以及马斯克在政治、航天、商业等多方面的动态展开。特朗普的言论引发丹麦的回应,凸显地缘政治矛盾;马斯克在火星探索计划上虽有宏伟目标但面临挑战,同时在公司经营上受到政策影响,还因个人角色和工作面临外界压力。这些事件综合反映了美国当下在政治、科技和商业领域的复杂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