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3月30 – 31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定向增发事件,详细阐述了定增原因、溢价发行的考量以及未来信贷投向等内容,分析了其对银行自身、股东和实体经济的影响。
在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中,银行业的资本运作备受关注。继前日同步官宣向财政部等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后,3月31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这4家国有银行召开了定向增发投资者说明会。在此次说明会上,银行管理层就定增原因、溢价发行、信贷投向等关键内容作出了回应。在专业分析人士看来,溢价定增是银行在稳住股价与补充资本两者之间做出的平衡之举。而要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不仅需要银行进行充分、透明的公开信息披露,更要求银行提高自身的风险经营能力,为实体企业创造价值,做好金融服务。
定增兼顾效率性和稳定性
3月30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同时发布公告,宣布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其中,财政部认购金额合计达5000亿元,这笔资金将通过特别国债注资的方式投入。
3月31日,在2025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定向增发投资者说明会上,4家国有银行的管理层针对定增相关事宜进行了公开回应。目前,这4家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相对稳健。截至2024年末,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48%、12.2%、10.24%和9.56%,均符合全球系统性重要性银行(GSIB)的要求。
那么,在资本充足的情况下,银行为何还要参与定向增发呢?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副总经理李劲松表示,主要是为了响应监管部门支持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要求。银行在充分权衡实际情况、审慎评估融资窗口,并与主要股东及相关投资者、监管机构等进行了充分沟通后,于近期正式启动了本次发行。
据了解,银行外源性资本补充方式有多种,包括定向增发、可转债、IPO、配股等。谈及为何选择定向增发作为融资工具,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指出,基于再融资监管政策、各项融资工具资本补充效果等因素综合分析,锁价定增是交通银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最优选择。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也表示:“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是本行当前最佳的融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募集资金,可以实现对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及时有效补充。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它兼顾了效率性和稳定性,对于夯实银行的资本实力,提高抵御风险的水平和盈利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符合建设银行业务发展和资本补充的需求,是现阶段最符合该行实际情况的资本补充工具。
溢价发行统筹新老股东利益
从发行价格来看,此次4家国有银行定增发行价格要求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不含定价基准日)本行A股股票交易均价的80%。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定增价格分别为6.05元/股、9.27元/股、8.71元/股、6.32元/股,较上周五收盘价均产生了一定“溢价”。
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表示:“本次发行定价远高于当前市场股价,在有效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原有股东权益的稀释,充分考虑了二级市场中小股东的利益。”目前,银行股在二级市场的股价普遍长期“破净”,8.71元/股的市场价格是市场各方接受的公允价格,其中国有投资者减持存量股票也是按照二级市场的价格。因此,遵循市场化原则,在定价上不宜与市场价格偏离度太大。
虽然定增价格较收盘价有较大“溢价”,但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价格。按照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再融资预案董事会召开前20个交易日、启动发行前20个交易日内的任一日,不得存在“破发”或“破净”情形。对此,何兆斌回应称,本次发行定价取得了主管部门的审批同意,发行定价制定程序上合法合规。
对于如何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定增发行完成后,建设银行净资产规模相应增加,短期内可能对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有一定摊薄效应,但影响较小。一方面,该行在确定发行价格时,已在二级市场价格基础上适当溢价,充分保护了中小股东利益。另一方面,本次发行后,该行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能够确保在市场环境变化、资产质量管控及非预期事件冲击中保持合理安全边际,更好地发挥国有大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作用,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溢价定增是稳住股价与补充资本两者间的平衡之举,既考虑了补充资本的必要性,又兼顾了市场的接受度。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不仅在于充分、透明的公开信息披露,更在于银行要提高风险经营能力,为实体企业创造价值做好金融服务。”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表示,财政部等对国有银行进行溢价定增,实际上意味着国家注资提升国有银行的资本金,从而提升银行的放贷能力,提振银行业绩,同时释放积极信号,说明银行股价被低估,破净股有望出现一定回升,这也是市值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加大绿色、养老产业投放力度
资本是商业银行持续经营的“本钱”,也是银行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防范各类风险的基础。通过此次定增,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了核心一级资本,这不仅能够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而且可以发挥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增强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
邮储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杜春野说道:“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加固商业银行资本实力,能够提升银行风险抵御和信贷投放能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和带来长期稳定的回报。本次获得国家注资,可有效夯实邮储银行资本实力、强基固本,对邮储银行的高质量发展转型意义重大。”
资本补充将直接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潜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若按照8倍乘数效应进行计算,5000亿元注资约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有助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
对于市场关心的未来信贷投向发力方向,部分银行也有所明确。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表示,交通银行将持续丰富金融功能、建强产品服务,精准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科技、小微、绿色、养老产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更好地服务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邮储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杜春野也表示:“我们将抢抓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优化资产结构,在新质生产力、城乡融合发展、养老、绿色金融等各个领域积极寻找市场缝隙,同时聚焦‘价值存款’,促进量价均衡和结构优化,守住息差行业优势。”
本文围绕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的定向增发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定增原因是响应监管要求且定向增发为最优融资方式,兼顾效率与稳定;溢价发行虽有争议但合理合法且统筹了新老股东利益;定增可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未来银行将加大对绿色、养老等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此次定增对银行自身发展、股东利益保护和实体经济推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