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信诺发10亿永续债,保司资本补充节奏加快,保司次级债发行提速,招商信诺引领新趋势

本文聚焦招商信诺人寿拟发行1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一事,深入分析了今年以来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的情况,探讨了保司资本补充节奏加快的原因以及保险次级债的市场特点。

在3月18日,招商信诺人寿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公告显示,该公司计划发行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25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第一期),此次发行规模达到了10亿元,而所募集的资金将被用于补充发行人的核心二级资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第5笔保司次级债的发行。回顾去年,直到6月份保险行业才迎来首笔次级债发行。而随着今年1月起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制度开始正式实施,保险公司募资补充资本的节奏明显加快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保险公司存量债券的情况。保险公司的存量债券主要分为资本补充债和永续债这两大类,它们分别承担着补充附属一级资本和核心二级资本的重要使命。

根据财联社基于Wind数据的统计,今年以来,暂时还没有保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但在永续债方面,已经有4只合计237亿元的永续债完成发行。这些永续债分别来自交银人寿(27亿)、泰康养老(20亿)、泰康人寿(60亿)和平安人寿(130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去年此时并没有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并且和去年全年359亿元的次级债发行规模相比,今年保险公司融资补充资本的进度无疑正在加快。

为了更直观地呈现今年保司次级债的发行情况,我们附上相关图片。

招商信诺发10亿永续债,保司资本补充节奏加快,保司次级债发行提速,招商信诺引领新趋势

数据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目前,针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有着一套完善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综合评级。这三个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衡量着保险公司的资本状况,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衡量的是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关注的是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而风险综合评级则着眼于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的大小。随着今年1月起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制度的实施,偿付能力作为保险公司最重要的评级要素之一,其评分权重要求不低于15%。这使得保险公司面对资本“补血”的诉求变得愈发强烈。

某保司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偿二代二期工程明确提出了偿付能力监管指标要求,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且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从去年各个季度的偿付数据来看,绝大多数保险公司都是达标的。不过,这些数据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业务发展会对资本形成一定的消耗,同时,指标相对更高的话投资者会更加青睐。所以,各家保险公司还是会结合自身的业务需求,在市场利率较低的时点进行资本补充。”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已分别降低至197.4%、135.1%。

财联社经过梳理发现,此次招商信诺发行的永续债不仅是3月以来首支保险次级债,同时也是该公司在国内融资的首笔债券。

中诚信国际和联合资信近期给出的AAA债项评级报告中均指出,招商信诺近年来保费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在部分市场的占有率排名较为靠前。然而,该公司仍然存在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风险以及业务规模发展带来的资本补充压力。

财联社还注意到,当前保险公司发行的永续债均采用“5 + N”形式,而且其票面利率相对同期限同评级的银行二永债更高。例如,今年邮储银行和平安银行分别发行的AAA级永续债票面利率分别只有1.99%和2.27%。

国信证券分析师戴丹苗在研报中表示:“目前保险次级债的主要持有机构还是银行和保险公司,其成交活跃度介于银行、券商次级债之间。相较于银行二级资本债和证券公司次级债而言,保险公司次级债的利差相对较高。如中债隐含评级为AA +、AA、AA – 的保险公司次级债的利差分别为75BP、86BP、116BP,这表明保险次级债仍有一定的挖掘空间。”

本文围绕招商信诺发行10亿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展开,介绍了今年保司次级债发行情况,分析了保司资本补充节奏加快的原因与偿付能力监管的关系,还提及招商信诺自身情况及保险次级债市场特点,反映出当前保险行业在资本补充和市场发展方面的动态。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65.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