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完成在巴西输电线路防护挡板跨国现场安装的首次指导工作,这标志着中国电力输电线路涉鸟防护经验首次在国际上成功落地。文章介绍了江苏研发防护挡板的背景,以及此次跨国交流的渊源、安装试点情况,还提及安装过程中克服的困难和双方的期待,最后展望了未来合作方向。
在4月1日这一天,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诞生了。巴西CPFL输电公司的工作人员熟练地将防护挡板安装在了巴西南大河州T199号杆塔上。而这背后,是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团队的辛勤付出,他们完成了输电线路防护挡板跨国现场安装的首次指导工作。这一举措意义非凡,意味着中国电力输电线路涉鸟防护经验首次在国际舞台上成功落地,被其他国家借鉴运用。
江苏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宛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大批珍稀候鸟前来生存繁衍。然而,候鸟的活动也给当地的输电线路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从2017年起,国网江苏电力开启了创新研发之路,他们精心设计出环氧树脂防护挡板。这一小小的挡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幅降低了线路因东方白鹳等候鸟活动污损而发生故障的概率。这一成功的示范经验多次在国际舞台上精彩展示,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吸引了众多海外同行的目光。
此次跨国经验交流实践并非一蹴而就,它源于中巴电力部门长达七年的技术互鉴。巴西CPFL输电公司分别在2018年、2024年两次前往中国江苏扬州,考察电网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去年12月,国网江苏电力为巴西CPFL输电公司量身定制了300块轻型环氧树脂防护挡板。这些挡板历经长途运输,于今年3月顺利抵达巴西。随后,国网江苏电力选派了4名专家,在3月20日踏上前往巴西的征程,进行安装调试的指导工作。
中巴团队经过慎重考虑,选定了南大河州中南部两条230千伏输电线路的77基杆塔作为试点。这两条线路总长219.7公里,宛如两条巨龙,穿越大西洋森林、潘帕草原等多个生态系统。然而,鸟类活动给这两条线路带来了严重的困扰。据数据统计,仅在2024年6月至10月间,这两条线路因鸟类活动引发跳闸事故就多达5起,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电力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而中国扬州自主研发的防护挡板采用环氧树脂材料,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巧妙地降低了鸟类引发的短路风险。在国内应用后,涉鸟故障率下降超过90%,效果十分显著。
在安装过程中,团队遇到了诸多难题,其中语言和技术标准差异是两大“拦路虎”。但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团队编制了中葡对照技术手册,方便双方沟通交流。同时,通过调整挡板卡槽倾角及螺栓孔位,使防护挡板能够完美适配巴西杆塔的实际尺寸。国网江苏电力专家颜君凯表示,此次采用的“动态适配”模式为跨国技术推广提供了一个灵活的范例。
巴西CPFL输电公司运维部经理Gustavo Bystronski Vier对中国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称赞道:“中国在电力设备和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尤其在防鸟装置的应用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期待通过与中国的合作,提升巴西电网的安全性和环保水平。”
展望未来,中巴团队将共同总结跨国经验,编制国际技术规范。同时,他们还将探索无人机巡检、线路监测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网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标准化发展,为全球电力事业和生态保护贡献力量。
本文围绕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在巴西完成输电线路防护挡板跨国现场安装指导工作展开,介绍了江苏防护挡板研发背景、中巴技术互鉴过程、安装试点情况及克服的困难,展现了中国电力涉鸟防护经验在国际上的成功应用,双方对合作充满期待,未来还将在多领域深入合作推动标准化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