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企业抢滩光伏赛道,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并行

随着快递物流智能化发展,用电量持续上升,用电成本成为快递企业降本增效的重点考量板块。快递企业通过“节流”和“开源”应对用电问题,“开源”主要是铺设光伏发电设备。目前多家快递企业已布局多个光伏发电项目,快递+光伏成为绿色物流标配。同时文章分析了该模式的优势、面临的困难,指出快递+光伏是大势所趋,企业需耐心和长期战略投入。

在当今时代,快递物流行业正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态势。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传送带、全年无休作业的分拣机器人、高能耗的无人车,这些智能化设备在提升快递物流效率的同时,也使得整个行业的用电量持续攀升。

由此,用电成本成为了快递企业在“降本增效”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板块之一。为了解决用电问题,快递企业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是“节流”,在包装、分拣、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尽量减少无效耗能。而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开源”,许多快递企业选择在运转中心或者物流园的屋顶铺设光伏发电设备,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目前,包括顺丰、京东、通达兔以及菜鸟、邮政等在内的众多快递企业,均已建设了多个光伏发电项目。如今,“快递 + 光伏”的模式已然成为绿色物流的标配,零碳园区也成为了快递企业 ESG 治理的新标签。

争夺阳光赛道

据相关调查发现,如果按照时间倒推,早在几年前,快递企业就已经开始布局光伏业务了。

快递企业抢滩光伏赛道,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并行

从中通快递公众号的信息可知,早在 2017 年,中通就率先在浙江台州转运中心布局建设了首个光伏发电项目,并于同年 12 月 27 日正式并网发电。到目前为止,中通已经在浙江塘栖、福建泉州、安徽芜湖、辽宁盘锦等多地陆续投产了 13 个光伏发电项目,光伏铺设总面积达到了 27 万平方米。这些项目在 2022 年的发电量约为 3000 万度。按照中通的既定目标,到 2025 年,计划累计完成约 70 个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

“绿色圆通”在这方面也不逊色。自 2023 年以来,圆通通过光伏发电等方式,不断加大“绿色”投入力度。比如在广东揭阳、杭州、上海等多地的集运中心,陆续投用了光伏发电项目,光伏设施累计铺设面积达 6.42 万平方米。

快递企业抢滩光伏赛道,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并行

2023 年 9 月,圆通上海集运中心屋顶的光伏发电站正式并网投入使用。截至目前,该发电站已累计发电十余万千瓦时。其光伏项目均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

有消息称,韵达计划在全国 50 多个产业园区推广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预计到 2025 年,将在全国 8 个园区再建设合计约 70 兆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快递 + 光伏 = 绿色优势

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的指导下,到 2025 年,快递企业降本增效的工作强度进一步提升。

一般来说,物流园区以及转运中心、仓储中心等地方,屋顶闲置面积较大且较为平坦,周边的遮挡物也比较少,光照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合大规模铺设光伏板。将这些闲置的屋顶、土地转化为发电资产,能够有效提升快递企业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园区的产值。从地理位置和周遭环境来看,这些地方天然适合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通过在仓库、分拨中心、转运站等设施的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能够带来多方面的好处。其一,可以实现自发自用,降低高峰时段的高电价成本。例如分拣设备、冷链仓储等的用电,通过光伏发电长期下来可以节省大量的电费开支。原本物流园区全年无休,是“能源消耗大户”,而光伏发电既能满足用电需求,又能实现节能减碳,从这个角度来看,“快递 + 光伏”是一个互利共赢的项目。

其二,如果发电量有富余,还可以通过“余电上网”获得额外的收益。而且国家对于电力补贴也是光伏项目增收的一个来源,例如,部分地区对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 0.1 – 0.3 元/度的电价补贴。

快递企业抢滩光伏赛道,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并行

从更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在“双碳”目标的政策导向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在大力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对于上市企业的 ESG 要求也越来越高,快递企业通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能够提升 ESG 表现,甚至吸引 ESG 投资,满足合作伙伴尤其是国际客户对于绿色认证的要求。

有观点认为,除了成本因素之外,快递企业建设光伏项目也是数字化转型的需要。目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已经在物流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快递 + 光伏”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一种创新实践,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物流过程的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难而正确的选择

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 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突破了 200GW 大关,而且分布式光伏的占比更是超过了六成。

虽然光伏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各大快递企业都在“阳光赛道”上竞相追逐,但其中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忽视。

首先,光伏项目的初期投资成本较高,其中包括设备费用、安装费用、设计勘察规划费用,甚至还有居间费、财务成本等,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数据显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成本范围通常介于 1.4 至 2.1 元/W 之间,这对于重资产运营的快递企业来说,无疑会造成一定的现金流压力。

快递企业抢滩光伏赛道,降本增效与绿色发展并行

好在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基本是由光伏运营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快递企业几乎不需要自己掏钱。

在后续维护方面,一般光伏系统的运维管理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人员支持,以保证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而且光伏系统的运维成本较高,设备折旧率也高,这也成为影响光伏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

此外,针对物流行业的特性,尽管光伏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快递 + 光伏”模式需要高度的系统集成和智能化水平,以实现光伏系统与物流作业的无缝对接和高效协同。目前物流企业在系统集成和智能化方面仍存在不足,难以充分发挥光伏技术的潜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绿色物流理念的推动下,“快递 + 光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只是在这个趋势浪潮中,在能源转型和数字化转型并举的情况下,快递企业都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进行长期的战略投入。

快递物流智能化发展导致用电量上升,快递企业通过“节流”和“开源”应对用电问题,多家企业已布局光伏项目。“快递 + 光伏”模式具有提升资源利用率、节省电费、增加收益、提升 ESG 表现等优势,但也面临初期投资成本高、运维成本高、系统集成和智能化不足等困难。尽管如此,“快递 + 光伏”仍是大势所趋,快递企业需长期投入。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0953.html

(0)
东京迎荷东京迎荷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