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2月金融数据看各行业走向与风险,2025年2月金融数据大揭秘,多行业发展态势解析

本文聚焦2025年2月金融数据,详细分析了货币供应量、社融等数据情况,探讨了货币政策展望与相关风险。同时,还对富士达公司、母婴公司、建材行业等不同领域的核心观点、经营情况、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进行了阐述。

在2025年3月14日,央行正式公布了2025年2月的金融数据。具体来看,2月M1(新口径)同比增长0.1%,相较于前值0.4%有所下降;M2同比增长7.0%,与前值持平。新增社融达到2.23万亿元,同比多增7374亿元,社融增速为8.2%,高于前值8.0%。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01万亿元,同比少增4400亿元,贷款增速为7.3%,低于前值7.5%。

值得注意的是,2月M1的下行以及信贷的走弱,不能简单地认定为数据表现不佳。这里面存在一些需要剔除的干扰因素,比如春节错位带来的季节性波动、1月开门红效应的影响以及化债的作用等。虽然1 – 2月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呈现同比少增的情况,但如果排除非银贷款的影响,对实体部门的人民币信贷实际上是同比小幅多增的。

货币供应量数据:M1增速下行、M2增速持平。

M1增速下行,很可能是受到M0增速快速下行以及居民活期存款增速下行的双重拖累。本月M0增速为9.7%,相比前值17.2%出现了快速回落。M0增速的快速下降可能是因为春节错位导致持币需求发生了变化。居民活期存款的增速为4.4%,也低于前值9.5%。不过,本月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BCI企业销售、利润、招工前瞻指数均有所上升,这表明企业预期正在持续回暖。而且,企业活期存款增速降幅收窄,其资金活化程度或许并没有降低。

M2增速保持不变,在贷款增速下行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可能有所加快。2月金融机构新增存款3.26万亿元,同比多增2.3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同比多增4000亿元,企业存款同比少减7500亿元,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00亿元。2月与化债相关的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约为7823亿元,相较于1月有所提速。

社融数据:社融增速8.2%,增速上行。

社融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来自政府债券融资。2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7374亿元,其中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1.1万亿元,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而对实体部门人民币贷款则成为拖累项,同比少增3267亿元。政府债券融资增速快速上升,若去除政府融资的影响,社融增速则继续下行,环比下降0.14个百分点。有效社融增速(中长期贷款 + 委托 + 信托 + 直接融资)也出现了下行。

本月新增贷款低于过去三年同期的历史均值。其中,居民信贷情况好于去年,企业信贷则弱于去年,可能存在票据冲量的现象。2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01万亿元,同比少增4400亿元。居民短贷同比少减,中长贷与去年基本持平。企业信贷表现较为疲软,企业短贷、中长贷分别同比少增2000亿元和7500亿元,而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460亿元。企业信贷表现不佳可能受到两个因素的干扰:一是1月份银行积极冲刺开门红,导致企业信贷需求被提前释放;二是与化债相关的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较大,企业获得资金后用于偿还部分借款。本月票据融资同比明显少减,2月末票据利率快速下降,这可能暗示存在冲量的情况。

从1 – 2月的累计数据来看,在直接融资表现较强的同时,对实体新增信贷略高于去年同期,但票据冲量的现象更为明显。考虑到春节的季节性影响以及需求可能被提前释放的因素,我们认为通过1 – 2月的累计数据来观察信贷情况,可以减少干扰,更具参考价值。1 – 2月企业直接融资(股票 + 债券)与去年基本持平。1 – 2月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6.14万亿元,同比少增2300亿元。同比少增主要是受到非银贷款的拖累,非银贷款同比少增3458亿元。而对实体部门贷款则实现了同比多增500亿元。其中,居民贷款表现弱于去年,同比少增3347亿元,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均不如去年同期;企业贷款虽然同比多增,但主要是靠票据融资拉动,中长期贷款表现较弱,同比少增6000亿元。政府项目投资对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拉动作用可能不如去年同期。

货币政策展望方面,适度宽松的取向不会改变,但降息的节奏可能会有所调整,再次降息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降息窗口可能会在二季度美联储降息预期重新升温之后逐渐打开。在全面降息之前,可能会先进行结构性降息,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资金利率。降准和买断式逆回购都将是释放中长期流动性的重要手段,同时降准可以降低银行成本,支持信用扩张,1季度实施降准的可能性仍然较大。2025年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是基本趋势,全年仍有降息降准的空间,预计全年可能累计调降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利率)30 – 40BP,引导5年期LPR下行40 – 60BP。全年可能累计降准100 – 150BP。央行公开市场国债全年累计净买入可能超过2万亿元。

风险提示

存在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的风险、政府债券发行不及预期的风险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公司分析:富士达

核心观点

公司简介:富士达成立于1998年,并于2021年11月在北交所成功上市。它是一家专注于射频同轴连接器、射频同轴电缆组件、射频电缆等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情况:由于防务市场需求波动,公司业绩在一定阶段面临压力。根据公司业绩快报,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76,279.75万元,同比下降6.42%;归母净利润为5,064.38万元,同比下降65.35%。2024年公司在民品及商业航天领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防务业务收入及利润受到市场需求阶段性波动的影响,较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盈利能力因业务结构变化有所下降,费用控制总体保持稳定,过去五年研发投入持续稳步增长。随着“十四五”规划进入收官阶段,防务市场的需求有望随着下游客户项目的启动而逐步改善。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布局和应用,未来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有望重新回到增长轨道。

公司项目及行业分析:(1)连接器是构成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必不可少的基础元件,其中射频同轴连接器已逐渐形成了独立完整的专业体系,不断有新型产品被研发出来,成为连接器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集成大功率、小型化及多种信号控制的一体化需求将会逐渐增加。(2)在通信行业和防务领域,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细分行业格局都呈现出市场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稳定的特点。随着商业卫星的快速发展,预计我国航天用连接器及电缆组件市场将持续扩大,富士达作为国内少数几家具备防务卫星配套资质的企业之一,有望持续从中受益。(3)在巩固现有射频连接器及射频电缆组件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布局和应用,努力打造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在高速铜缆方面,公司将根据核心客户的配套需求,稳步推进高速铜缆连接器业务的规模化发展。目前,公司的400G高速铜缆组件样品生产线建设已顺利完成,并成功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HTCC是公司围绕主业射频链路解决方案重点拓展的产品,目前样品与小批量产已能够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预计于2025年4月份具备大批量生产能力。

投资建议

富士达作为我国射频连接器行业拥有最多IEC国际标准的企业,其核心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射频同轴连接器的重要下游商业卫星领域市场需求广阔,高速铜缆等新产品布局正在加速推进,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

风险提示

存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以及技术路径迭代风险。

公司分析:母婴公司

核心观点

出生人口下降对公司基本面影响最大的时间段已结束。公司的传统客户群体主要是0 – 3岁婴童的家庭,受到2020 – 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大幅下滑的影响,公司业绩在2021 – 2023年承受了较大的压力。随着出生人口降幅在2023年收窄,并在2024年实现企稳回升,我们认为公司客户基数下滑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再加上2025年中央政府将出台育儿补贴方案,出生人口下降对公司基本面冲击最强烈的阶段已经结束,公司基本面将触底企稳。根据业绩预告,公司2024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1.2 – 1.6亿元,同比增长92% – 156%。

坚定推进“三扩战略”,业态与品类结构优化有望对冲人口下行影响。公司传统的商业模式是母婴童商品连锁零售渠道,主要向0 – 3岁家庭群体销售婴幼儿食品、易耗品、耐用品、服装以及孕妇商品等。上游供应商主要是国内中高端母婴品牌,如飞鹤奶粉等,同时还为新生儿家庭提供各类育婴增值服务。自2024年开始,公司推进“三扩”战略,有望重塑自身商业模式。通过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提高自有品牌占比,公司将从0 – 3岁母婴零售渠道商转变为综合性服务商。

投资建议

公司充分受益于当前提振消费和生育率的宏观背景,同时“三扩”战略及AI技术投入有望为公司打开长期的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

存在AI + 业务落地进展低于预期以及育儿补贴政策低于预期的风险。

建材行业分析

核心观点

水泥:节后市场缓慢恢复,停窑率偏高,行业供需偏紧。2月全国水泥价格呈现先跌后涨的态势,但跌幅大于涨幅。节后下游工地陆续复工,市场需求缓慢恢复,预计3月的小阳春行情将带动需求继续增长,有望支撑水泥价格小幅回升。2月份仍处于错峰停窑阶段,停窑将延续至3月中旬,后续北方熟料线将陆续复产,行业供给会有所增加,但整体处于可控范围,预计3月水泥价格将呈现上涨趋势。

消费建材:存量市场助力消费建材需求回升。2月份受节假日影响,消费建材需求基本停滞。节后家装市场逐步启动,零售端需求有望得到释放。未来,存量市场将是我国房地产重点关注的方向。在政策刺激下,商品房销售有望继续改善,存量商品房收储将加速推进,这将带动家装市场的重装、翻新需求。此外,城中村、危旧房改造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消费建材在旧改、修缮市场的需求。

玻璃纤维:电子纱需求有支撑,2月底价格普涨。在粗纱方面,假期期间需求基本停滞,节后市场逐步恢复,需求恢复情况好于预期。2月粗纱价格整体保持稳定,节后需求逐步恢复,同时业内对后市风电纱及热塑纱需求持乐观态度,当前价格有一定的支撑。后续需求恢复预期向好,价格有望上涨。在电子纱方面,节后下游CCL市场开工较快,电子纱厂家在手订单充足,2月底电子纱价格普遍上涨。从后续情况来看,短期需求有支撑,新价格将于3月逐步落实,预计电子纱价格将稳中有升。

浮法玻璃:需求未有明显好转,库存压力加剧。节后下游市场逐步启动,但目前加工厂新增订单有限,终端工程项目进度较慢,预计短期浮法玻璃的刚性需求难以有明显改善。2月全国浮法玻璃产能明显下降,但受假期期间需求基本停滞的影响,浮法玻璃库存进一步增加,短期企业降低库存的意愿较强,浮法玻璃价格可能会呈现稳中趋弱的走势。

风险提示

存在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新增产能超预期的风险以及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本文围绕2025年2月金融数据展开,分析了货币供应量、社融等情况,指出金融数据波动存在多种干扰因素,并对货币政策走向进行了展望。同时,对富士达公司、母婴公司、建材行业等不同领域的经营现状、发展前景、投资建议及风险进行了阐述。投资者需综合考虑各行业的特点和风险因素,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120.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