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公用事业与环保板块逆势上扬,产业转型开启新征程

本文聚焦本周(3.17 – 3.21)公用事业和环保板块的市场表现,深入分析了垃圾焚烧与IDC合作模式的可行性、绿证市场的发展目标以及能源国际合作的新动态,同时通过电力装机和投资数据印证了产业的转型趋势。

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3.17 – 3.21),整体市场环境或许并不乐观,但公用事业板块却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逆势上涨了0.68%。其中,环保板块更是表现亮眼,涨幅高达1.68%,远远跑赢了大盘。当下,行业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几个重要方面,包括垃圾焚烧与IDC合作模式的可行性探讨、绿证市场的扩容以及能源国际合作的深化。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向驱动之下,公用事业产业的转型以及低碳布局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垃圾焚烧 IDC模式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现有业务模式与转型动因

目前,垃圾焚烧厂的收入结构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在其收入构成中,ToG(政府端)的收入占比接近一半。具体来看,这其中大约30%的收入来自政府支付的垃圾处理费,而剩下的70%则来自售电收入。在售电收入里,国家补贴和国补与省补合计占比约为33%,电网收购电价占比为67%。然而,随着国家补贴政策逐步退坡,再加上地方财政面临着较大的支付压力,这种传统的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与IDC(数据中心)合作或者自建IDC,成为了垃圾焚烧运营商向ToB(企业端)转型的关键选择。

三方共赢的利润空间测算

相关研究表明,垃圾焚烧与IDC合作能够挖掘出巨大的增量利润空间。首先,IDC作为高耗能用户,对绿色电力有着极为旺盛的需求。它们可以承接垃圾焚烧未纳入国家补贴或者国家补贴到期后的低价绿电,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提升电量的消纳价值。其次,在能耗控制日益严格的大背景下,绿证价格存在着上涨的预期。垃圾焚烧企业可以通过出售绿证来增加自身的收益。最后,隔墙售电模式的探索正在加速推进,垃圾焚烧运营商可以绕过电网直接向IDC供电,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

国家能源局近期提出了“十五五”能源规划,明确表示要支持电网基建的升级以及高载能产业向绿能富集区转移。这一规划为垃圾焚烧与IDC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隔墙售电试点也在稳步推进,这些都进一步扫除了交易机制方面的障碍。

绿证市场扩容与能源国际合作深化

绿证市场发展目标明确

3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建成完善的绿证交易制度,到2030年要实现制度体系的全面健全。政策还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扩大绿证核发范围、激励企业采购绿证以及优化定价机制等,推动绿证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变。

能源国际合作聚焦绿色转型

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提出,到2025年将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新能源项目的落地。这些项目涵盖了中亚、中东地区的光伏风电开发,东南亚、南亚的清洁能源合作以及跨境电网建设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将强化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构建开放型能源安全体系。能源国际合作的深化将加速国内绿电技术的输出,提升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

电力装机与投资数据印证转型趋势

1 – 2月全国电力工业数据显示,新能源装机持续扩容。其中,太阳能装机同比增长42.9%,风电装机同比增长17.6%。电网工程投资同比增长33.5%,远远高于电源投资增速(0.2%)。这反映出电网消纳能力正在不断提升,绿电输送基建也在不断加码,为绿证市场的扩容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本文通过对本周公用事业和环保板块市场表现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垃圾焚烧与IDC合作模式的可行性、绿证市场扩容以及能源国际合作深化等内容。同时,电力装机和投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产业向绿色转型的趋势。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公用事业产业正朝着低碳、高效的方向迈进。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小耀,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013.html

(0)
小耀小耀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