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95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祖杰,讲述了他出身醒狮世家,从小学习舞狮和彩扎技艺,经过钻研创新研发出“灯光狮”并不断迭代升级,使其在国内外大放异彩。同时,他借助短视频和电商平台推广遂溪醒狮,还开展线下推广活动,为醒狮传承贡献力量。
锣鼓喧天,夜幕下,一群能发光的“狮子”惊艳亮相。它们踩着鼓点,时而如蜻蜓点水般轻盈,时而似过河采青般灵动,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这些独特的“灯光狮”,正是出自95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祖杰之手。
李祖杰带着他精心打造的“灯光狮”,不仅登上了2020年央视春晚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节目《万里长城永不倒》的舞台,他参演的《岭南雄狮飞跃刀山过火海》还获评第17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如今,“灯光狮”已迭代至第3代,不仅在国内声名远扬,还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灯光狮”还在年例活动上精彩表演“岭南雄狮采蚝青”,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祖杰能在醒狮领域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他的家庭环境。今年30岁的他出生于“中国醒狮之乡”——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自曾祖父那一代起,家里就投身醒狮行当。遂溪的醒狮文化源远流长,2006年,遂溪狮舞与佛山狮舞、广州狮舞一道,作为广东醒狮的代表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祖杰的父亲李荣仔,是国家级非遗狮舞(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母亲黄桃是广东省级非遗遂溪狮头彩扎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在李祖杰的记忆里,一到春节,父母每天都要赶工到凌晨,“父亲扎狮头,母亲缝狮背”是家中常见的场景。
在父母的熏陶下,李祖杰自幼便对舞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放学之后,他总会和小伙伴们前往村里的武馆练武,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每次拎着一袋米去武馆,练功结束后,武馆的阿姨就会煮粥给大家吃。后来才知道,那一碗碗‘夜粥’代表着你已经进了师门,入了行。”李祖杰回忆道。从初学阶段苦练基本功,到小学三年级以鼓乐手的身份登台,再到六年级时第一次拿起狮头演出,每一个重要的节点,他都历历在目。每一次取得进步,他内心都会涌起强烈的自豪感,立志要为遂溪狮舞增光添彩。
寒暑假时,李祖杰还会帮父母分担一些扎制工作,像安装狮子眼睛和头饰等。狮头的形制、尺寸虽有标准,但纯手工制作要保证每一只都板正并不容易。父母“手把手”的教学,让他的彩扎手艺突飞猛进。
也许正是因为从小就接触舞狮和扎制狮头,李祖杰养成了关注各舞狮队狮头和装备特色的习惯。2007年,12岁的他在一场舞狮比赛中看到国外团队用灯光装饰狮鼓,觉得十分炫酷,心中便萌生了“想在狮头上做出新文章”的想法。
2013年,一次夜场表演的经历让李祖杰坚定了研发“灯光狮”的决心。当时现场灯光昏暗,观众很难看清舞狮的具体动作,他便思考,如果能把灯带融合到狮子身上,晚间表演的节目氛围和观演效果会不会大大提升?
有了想法就付诸行动。在广州上大学的他,下课后就去跑市场、找材料、学技术,每天累得倒头就睡,甚至“一个月走坏了一双新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左右的尝试,第一代“灯光狮”的半成品终于点亮,陪伴他参加各种校园活动。
然而,“灯光狮”的演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李祖杰带着两头“灯光狮”第一次登上大型活动的舞台,其中一头演到一半灯光突然熄灭。演出结束后,团队迅速查找原因,发现是演出过程中的摩擦导致灯带电路断裂。好在“灯光狮”的研发团队既是扎制工人,也是舞狮队员,他们能够根据每次演出发现的问题,迅速总结经验,进行针对性调整。
通过定制更加优质的LED灯带、更大容量的电池,并结合舞狮动作改良电路走线位置,第二代“灯光狮”解决了演出稳定性的问题,灯带使用寿命可以支撑二十场演出,电池续航也从半个小时提升到了一个小时左右。
从2017年参与录制《魅力中国行》,到2018年参演第四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开幕式,再到2020年100头第二代“灯光狮”齐舞央视春晚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近年来,李祖杰和他的“灯光狮”已经登上了20多场大型晚会、活动的舞台。
第二代“灯光狮”打响名气后,订单和表演邀约纷至沓来。但李祖杰并未满足于此,他经过三年的钻研,通过数码控制、灯光编程技术,让第三代“灯光狮”能根据音乐、动作套路变换灯光颜色,舞起来更加灵动。“研究灯光编程大概花了将近10天的时间,当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李祖杰说,尽管每次迭代升级都要付出很多汗水和心血,但观众的认可就是最好的回报。在粤西地区的年例活动上,“灯光狮”一登场,现场观众都会忍不住感叹“太酷了”“好靓”。
在醒狮传承和狮头制作之外,李祖杰也在积极探索借助短视频和电商平台推广遂溪醒狮的途径。2018年3月,他在抖音发布了关于遂溪醒狮的第一条短视频。截至目前,“杰狮兄—非遗遂溪龙湾醒狮”的抖音精选账号已发布1000余条作品,内容涵盖训练演出片段、狮头扎制过程以及醒狮文创展示等,吸引超20万粉丝关注。
其中一条“双狮飞跃梅花桩采青”视频,两条威武雄狮上下翻飞,做出各种惊险又精彩的动作,仅在抖音平台就获得超21万点赞,全网播放量超1亿。随着短视频的不断更新,在评论区了解醒狮知识的网友越来越多。李祖杰给自己定下规矩,不管训练、表演结束多晚,都要尽量多回复当天网友留言。在他看来,多一人关注,就多一份传播、多一份传承。
抱着这样的心态,李祖杰还更新了一套47集的狮头制作教程。从选竹、扎廓、扑布开始,每一步都拍摄得十分详细,甚至连如何用生粉熬制浆糊的过程都囊括其中。
去年底,作为抖音非遗守护人、“百YOUNG非遗计划”宣推官,李祖杰还和跑酷达人合作拍摄了跨界短视频。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动作,配合炫酷的运镜与剪辑,让遂溪醒狮再度圈粉无数。“百YOUNG非遗计划”通过年轻态的呈现、不设边界的创意,助力小众非遗及特色文化项目的传播,让更多人看见并重新关注传统文化,这一计划也获评中央网信办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
线上的热度也带动了线下演出和狮头销售。采访过程中,李祖杰不时能接到表演邀约电话。“做短视频以来,从线上找来的演出已有几十场,还有很多人因为刷到短视频而订购‘灯光狮’。”李祖杰说。现在,李祖杰家的工厂每年可以卖出上万件醒狮相关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一年,他们卖出了400多头“灯光狮”。2025年春节,又是一个“爆单”的状态。在表演用醒狮之外,小巧玲珑的醒狮文创也成为李祖杰网店里的新晋热销单品。
近年来,李祖杰还与团队一起积极开展非遗醒狮进校园、非遗醒狮研学、传承培训班等线下推广活动。“今年初,我带的遂溪县大成中学舞狮队,刚刚获得了广东省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高中组总冠军。”谈起非遗醒狮进校园,李祖杰拿出手机里的照片,向记者骄傲地展示了他和学生们取得的最新成绩。“目前,我们团队已经走进3所学校,带领100多名学生学习舞狮。每次校园课程,只要有空,我都会争取到现场教学。”李祖杰说。
李祖杰在绘制狮头,他在线上线下、舞台内外,毫无保留地为醒狮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醒狮行业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我们作为新一代传承人,考虑更多的,应该是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得更广。”李祖杰说,“我不怕有人学,只怕学的人不够多。”
95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祖杰出身醒狮世家,凭借对醒狮的热爱和钻研创新精神,研发出“灯光狮”并不断升级,使其在国内外舞台上大放异彩。同时,他借助短视频和电商平台推广遂溪醒狮,开展线下推广活动,带动了醒狮相关产品的销售。李祖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了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