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花开京津冀”新闻发布会展开,针对记者提出的春花季北京市民花粉困扰问题,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采取的一系列应对措施。
3月26日,一场备受瞩目的“2025花开京津冀”新闻发布会盛大召开。在会议现场,有记者抛出了一个备受市民关注的问题:春花烂漫的时节,恰好也是北京花粉传播的高峰期,近期不少市民都在为花粉问题所困扰,那么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究竟采取了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呢?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沙海江做出了详细的回应。他指出,春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草木肆意生长,正是人们外出踏青赏花的好时候,同时也是植物努力繁殖的季节。我们所提到的花粉,实际上是植物为了实现繁衍生息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像常见的桃花、海棠,还有家中种植的玫瑰、百合等,这些花朵色彩鲜艳、芬芳迷人,它们同样会产生花粉。不过,它们的花粉属于虫媒花粉,颗粒相对较大,不容易在空气中飘散。而像柏树这类树木,它们的花朵既不香也不漂亮,无法吸引蝴蝶、蜜蜂等昆虫来传播花粉,主要依靠风来进行传播,所以更容易引发人体过敏。但值得一提的是,柏树作为常绿植物,对于丰富北京冬季的城市景观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柏类植物不仅皮实、长寿,能够很好地适应北京的气候,而且树形挺拔,具有很强的生态价值。
由于去年北京冬季较为干燥,今春季气温又迅速回升,再加上风力的作用,使得花粉从3月初开始就比较集中地飘散。沙海江表示:“近期,我们也关注到网络上关于花粉过敏的热烈讨论。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我们采取了‘控增量、降浓度’等多项措施,目的就是最大程度降低花粉给市民生活带来的困扰。”在北京,从源头控制花粉增量是重要的一环。为此,相关部门修订了《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删除了刺柏属植物,并且在今后的绿化工程中,将严格控制相关树种的使用。
在日常降低花粉浓度方面,也是多管齐下。在花粉高峰期,城区公园及主要林区绿地会在每日上午9时到11时,以及13时到15时和16时到18时等花粉飘散高发时段,使用高压水枪对柏树进行洒水喷淋。同时,对柏树周边的硬化路面进行洒水湿化、冲洗清扫,及时清走地面的花粉。此外,本市还结合日常绿化养护工作,对柏树等树种的花枝进行修剪,进一步减少花粉的飘散。并且结合枯死树清理工作,对重点地区易致敏的树种及时进行替换。
除此之外,市园林绿化部门还联合气象部门、同仁医院等组成了专业的专家团队,开展了多项研究工作,其中包括花粉致敏风险评估、作用机理、快速诊断等。通过这些研究,能够及时发布花粉监测预报,方便市民提前做好应对措施。本市还组织园科院、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开展花粉治理科技攻关,致力于选育无粉或少花粉的植物品种,同时开展特定区域过敏原植物群落调查。
本文围绕“2025花开京津冀”新闻发布会中市民关注的花粉困扰问题,阐述了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从源头控量到日常降浓度的一系列举措,还介绍了联合多部门的研究和科技攻关工作,体现了北京市对市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努力通过多种方式降低花粉给市民带来的困扰。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