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朝阳区颐堤港湾码头的完工展开,介绍了码头及周边的景观特色,坝河滨水空间的治理情况、规划和成果,以及朝阳区在河道治理和游船通航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和未来展望。
在阳光明媚的昨天上午,朝阳区的颐堤港湾码头以崭新的姿态正式完工亮相。这一标志性事件,意味着坝河酒仙桥至郎园段滨水空间改造提升工程成功拼上了最后一块关键拼图。更为令人期待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市民游客能够从这里乘坐游船,一路悠然抵达副中心,开启一场别样的水上之旅。
新落成的颐堤港湾码头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与颐堤港购物中心紧紧相邻。一条百米亲水长堤如灵动的丝带,蜿蜒穿梭在其间。岸边,娇艳欲滴的桃花正肆意地绽放着,那淡雅的清香在空气中悠悠飘散,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微风轻拂,坝河的水面泛起层层波光,如同无数闪烁的星星在跳跃。
目光再往码头不远处望去,一条80米长的景观特色钢结构弧形栈道映入眼帘。它线条流畅自然,金属质感的造型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独特的时尚气息,宛如一件现代艺术杰作。而那300平方米的挑空观景平台,视野极为开阔,当游客置身其中,仿佛站在了天地之间,能够尽情地俯瞰坝河那秀丽迷人的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据朝阳区水务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张宇介绍,颐堤港湾码头所在的坝河(酒仙桥路至郎园段)滨水空间早在去年10月就已完成治理,并向市民开放。在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巧妙地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先进的生态理念。不仅精心新建了发光文化墙,向人们展示坝河那悠久的历史文化,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而且还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布设,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生态本底,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岸边那灼灼盛开的桃花,便是这次治理取得的一大显著成果。张宇介绍道:“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着充分‘利旧’的原则,原有的树木能保留的全部予以保留。”沿着坝河沿线,重点打造了两片特色景观区域。其中,在颐堤港湾码头精心打造了一公里长的“春花景观”。当春天来临,游客漫步于此,能够欣赏到山桃、碧桃、山碧桃等竞相绽放的美丽景象,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而在码头的下游处,则打造了“最美秋景坝河景观”,以水杉、茶条槭、复叶槭等树木为主,并且在重要节点处巧妙地打造自然式多年生花境进行点缀,让每一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景。
坝河作为朝阳区中部和北部地区重要的排洪、排水通道,其(酒仙桥路至郎园段)滨水空间治理工程意义重大。该工程全长2.3公里,其中包括14.6公顷的景观绿化面积和7公顷的水域面积。通过河道清淤、岸线修复等一系列建设举措,成功打造出了坝河时尚活力的水岸,让坝河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颐堤港湾码头区域无疑是此次滨水空间治理工程的最后一块重要拼图。该码头区域自2024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建设者们历经3个月的紧张施工,终于在2025年3月顺利完工。码头区域长约300米,宽约65米,占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其周边4000平方米的广阔水面,为未来游船的停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成为了坝河整体通航规划的重要枢纽。
张宇还透露,今年朝阳区将启动郎园东至兴坝路段3.6公里的治理工作,计划新建船闸3处,并且自酒仙桥路开始打造一条长达15公里的坝河游船航线。令人欣喜的是,该游船航线预计今年就能实现贯通。届时,市民、游客就可以从颐堤港湾码头乘船,一路直达城市副中心,开启一段难忘的水上之旅。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朝阳区积极践行“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的理念,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先后高标准建成了“水清岸绿、景美韵深”的萧太后河滨水休闲绿色廊道,充满“中华韵、国际范”的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蓝绿交织的坝河滨水空间第四使馆区段,有“北方秦淮”之称的通惠渠,以及融合生态、文旅和消费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坝河滨水空间(颐堤港至郎园段)。
2025年,朝阳区更是动作不断。不仅启动了亮马河四环路至坝河段4.8公里的治理工作,向下延伸至坝河,实现22公里亮马河游船通航;同时还在积极推进亮马河航线三期(蓝港码头至朝阳公园南湖3公里)的建设,加快8号公馆、摩天轮等商业项目的落地。此外,还将建设六里湾,巧妙地串联起三里屯、燕莎、蓝港、六里湾、郎园五个商圈,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和更新。
本文介绍了朝阳区颐堤港湾码头完工,其周边景观优美,融入文化与生态理念。坝河滨水空间治理成果显著,码头成通航枢纽。今年将继续推进坝河治理和游船航线建设,朝阳区此前河道治理成效颇丰,2025年还有多项举措推动河道通航及城市更新。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6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