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新农人曹子榆:科技赋能农业,开启乡村振兴新篇,从传媒学子到新农代表:曹子榆的农业逆袭之路

本文聚焦山东寿光的新农人发展交流会,着重介绍了快手三农创作者曹子榆的故事。从寿光蔬菜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到曹子榆个人在农业领域的创业历程、家庭背景,以及她对新型农业的理解和实践,展现了新农人如何借助科技和互联网,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寿光新农人曹子榆:科技赋能农业,开启乡村振兴新篇,从传媒学子到新农代表:曹子榆的农业逆袭之路

阳春三月,春风轻拂山东寿光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作为闻名遐迩的“蔬菜之乡”,寿光再度焕发出勃勃生机。站在高处俯瞰,那连绵成片的蔬菜大棚,犹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铺展在大地上。这里的蔬菜品种丰富多样,从常见的白菜、萝卜,到南方的热带水果,甚至国外独有的蔬菜品种,寿光的老乡们都能轻松驾驭。就拿尖椒来说,竟有几百个不同的品种,特色农产品更是数不胜数。

走进现代化的大棚,眼前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以往印象中泥泞的土地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环境。现代化的设备有序运转,充分展现出智慧大棚的独特魅力。在这里,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实现了深度融合,共同绘就了一幅充满活力的农业新画卷。

寿光新农人曹子榆:科技赋能农业,开启乡村振兴新篇,从传媒学子到新农代表:曹子榆的农业逆袭之路

3月27日,2025数字乡村新农人发展交流会在山东寿光盛大举行。本次会议以“短视频直播平台如何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器’”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的众多精英以及新农人代表齐聚一堂。他们共同聚焦短视频与直播平台如何联动政策、技术和实践主体,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数字农村与产业振兴的深度融合。其中,快手三农创作者代表曹子榆备受瞩目,在交流会上,她分享了自己独特的三农故事。

惊喜反差:柔弱女孩与钢铁农机的碰撞

曹子榆是土生土长的农三代,也是一位勇敢的返乡创业新型农人。从小,她就受父亲种大棚的影响,对农业充满了深厚的热爱。在接触农业的过程中,她发现当地年轻农机手极为稀少,女性驾驶员更是凤毛麟角。于是,她毅然下定决心学习开农机。为了掌握这门技能,她不仅刻苦学习农机理论知识,还四处拜访经验丰富的农机师傅,虚心向他们请教。经过不懈努力,她成功考取了拖拉机、挖掘机、植保机、收割机、装载机等各类农机操作证件。曹子榆深知,只有亲身实操,才能真正了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也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接触这部分流量。于是,她扎根于耕、种、播、管、收的每一个环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农业的热爱。

曹子榆出身于传媒与设计专业,在深入接触农业以后,她敏锐地捕捉到家乡“实体产业链完善却缺乏互联网加持”的痛点。于是,她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融入到农业领域,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平时的农机操作及大棚管理的日常。曹子榆特别爱笑,长相也十分清秀。当这样的她与庞大的农机同框时,便产生了强烈的视觉碰撞,形成了“钢铁与玫瑰”般的惊喜反差,极具冲击力。也正因如此,她的快手账号“民女曹子榆”在短短五个月时间里吸粉超百万。

寿光新农人曹子榆:科技赋能农业,开启乡村振兴新篇,从传媒学子到新农代表:曹子榆的农业逆袭之路快手三农创作者@民女曹子榆

“粉丝多了,机会也就来了。”当粉丝量涨到30多万的时候,曹子榆开始以“流量为杠杆”撬动实体资源。她让流量成为自己的原始股东,撬动实体企业的需求,吸引投资建设智慧大棚。她深知健康蔬菜是农业发展的大方向,于是把营养丰富的口感型番茄作为突破点。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她种植了300多个番茄品种,并从中精心选取了30多个口感上佳的品种作为重点培育对象。

为了种好每一颗番茄,曹子榆积极尝试运用前沿的农业技术。她利用集热板构建地暖式蓄热系统,有效解决了大棚夜间供热难题,促进了植株根系的生长;还采用臭氧技术进行消毒杀菌,缓解了土壤板结问题,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寿光新农人曹子榆:科技赋能农业,开启乡村振兴新篇,从传媒学子到新农代表:曹子榆的农业逆袭之路曹子榆在她的“智慧大棚”中讲解水培蔬菜

到目前为止,与曹子榆合作的大棚已有上千亩。她的智慧大棚不仅经常迎来粉丝的光顾,还吸引了各地的政府领导、农业科研团队,以及大学生们前来调查学习。曹子榆感慨地说,传统农业已经朝着现代化农业转变。如今的农业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种地,而是形成了一产种植销售、二产深加工、三产采摘游乐的融合发展模式。

曹家大院的故事:爱与责任的坚守

1994年出生的曹子榆为何会选择扎根农村?故事要从2020年说起。一场意外,她的父亲和三伯同时受伤住院。面对困境,曹子榆毅然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村里照料两位至亲。也就是从那时起,她踏上了农业之路。

寿光新农人曹子榆:科技赋能农业,开启乡村振兴新篇,从传媒学子到新农代表:曹子榆的农业逆袭之路快手三农创作者@民女曹子榆 视频截图

在快手三农创作者@民女曹子榆的一条置顶视频里,曹子榆解释了为什么称自己为“曹大管家”,并深情讲述了曹家大院的故事。她坦言:“其实我并不觉得我的家庭有哪一点拿不出手。爸爸对我疼爱有加,弟弟懂事孝顺,二伯、三伯更是把我视如己出。他们四个老爷们给足了我关爱,我觉得别人应该羡慕我才对。”

13岁那年,曹子榆的母亲因车祸离世,父亲与二伯、三伯共同承担起抚养她和弟弟的责任。特殊的成长环境让曹子榆性格耿直且自尊心强。父亲一辈子种棚和干劳务,是村里公认能吃苦的人,只要提起干活,他谁都不服。“然而,在接连遭遇母亲和奶奶的离世后,父亲一度变得郁郁寡欢,仿佛换了个人。”

弟弟是曹子榆最坚实的后盾,当兵的时候就获得了好几项荣誉,但他却沉默寡言。“我知道他这样是因为从小缺少母爱。比起我,弟弟更不幸,他连妈妈的模样都记不太清了,只能通过家里的照片去回忆妈妈。不过,庆幸的是弟弟没有学坏,只是不太擅长与人交际,可干起活来比谁都卖力。我之所以敢投身农业,全靠弟弟在背后支持我。”

寿光新农人曹子榆:科技赋能农业,开启乡村振兴新篇,从传媒学子到新农代表:曹子榆的农业逆袭之路快手三农创作者@民女曹子榆 视频截图

二伯脾气急,为人正直,年轻的时候本有机会成为老师,却为了养家糊口另谋出路,此后干了一辈子建筑。一次意外中,他的手指被机器咬掉。由于早年家境贫寒,加上手指残疾,二伯一生未婚,无儿无女。但他把曹子榆视如亲生闺女,曹子榆说:“虽是二伯,但跟亲爸没区别。如今年纪大了,他为了不拖累我们,非要住进养老院,我真的很自责。我一定要做好农业,把二伯接回家养老。”三伯为人憨厚老实,给人看了一辈子的大门,因为太憨厚老实的原因,三伯也一生未婚无儿无女,从小也是把曹子榆当亲闺女养,相当于她的三爸。

“曹家大院,一共8间北屋,我们一家5口住在同一个院里,一起生活了几十年,饭一起吃,日子一起过。”这就是曹家大院的情况,也是“曹大管家”奋斗的动力。

“回来不是种地的,是做资源整合的”:新农人的新思维

“好不容易把你送出去了,怎么又回来种地呢,这不是越活越倒退吗?”曹子榆回忆说,父亲原本以为自己回来照顾他只是暂时的,等他康复,自己就该出去继续工作了,没料到竟回来搞农业。毕竟家里三代都是农民,父亲一开始并不支持曹子榆回来种地,也不明白,曹子榆口中的种地和他所理解的种地有何不同。

寿光新农人曹子榆:科技赋能农业,开启乡村振兴新篇,从传媒学子到新农代表:曹子榆的农业逆袭之路

曹子榆说,新型农人不能只是单纯地回来种地,而是要带着新思维、新方式去做资源整合,去充当一座桥梁。就拿她自己来说,干农活她或许不如父亲能干,种得也比不上父亲,但她会整合资源,能依据市场需求进行调和。

曹子榆通过分阶段推进资源整合:首先争取到当地农企的智慧大棚免费租赁权,搭建起技术试验基地;进而联合研发机构开展优质种源和先进技术的试验,再系统性整合设备供应商的硬件支持。曹子榆笑着说:“我把很多人都拉下了水,这样我的试错成本变低了,成功的几率就大了。”但她也提醒,由于农业领域前期投入巨大,如果是缺乏经验的年轻人还是不要轻易涉足。

曹子榆坦言,作为一个新农人,我们的使命不仅是把家乡的优质产品送到千万家,更要把现代农业技术和产业的模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农民降低种植风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真正做到增产增收。她的经历就像是一颗种子,撒在年轻人的心田,激发大家返乡从事农业的热情。同时,曹子榆称也会尝试通过电商平台推动绿色健康农产品走出家乡,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乡村,用现代化理念与技术耕耘出一片新天地。

本文通过对山东寿光新农人发展交流会的报道,重点介绍了新农人曹子榆的创业故事。她凭借对农业的热爱、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互联网相结合,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和资源整合。同时,曹家大院的亲情故事也展现了她奋斗的动力和责任感。曹子榆的经历为广大年轻人返乡创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原创文章,作者:半荷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7999.html

(0)
半荷mio半荷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