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博物馆与德宏州博物馆联合策划的《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展》,包括展览的背景、展出内容,详细介绍了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的服饰特色,还提及了青浦与德宏的协作关系以及展览的意义和时间等信息。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片如诗如画的土地——云南德宏。这里是多民族聚居的神奇之地,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多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不仅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更将服饰艺术雕琢得美轮美奂。
经过千年的岁月沉淀,德宏的民族服饰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自成一体的文化体系,成为云南民族服饰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服饰,是一个民族形象的直观体现,它不仅展现出民族的性格特点,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德宏服饰的独特魅力,青浦区博物馆与德宏州博物馆精心联合策划了《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展》。该展览将于4月1日在青浦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展览精心挑选了81件/套珍贵且具有代表性的织锦、服饰、配饰、手工艺品及影像资料。观众们可以通过这些展品,仿佛穿越时空,走进德宏世居少数民族的衣冠世界,感受云南西南部那片苍翠雨林与河谷之间,那一针一线所流淌出的丝路文明之光。同时,展览也将全方位展现德宏世居少数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精湛的民族手工技艺传承,生动描绘出人民群众沐浴在新时代小康社会春风中的昂扬精神面貌。
据德宏州博物馆馆长朱尤科介绍,德宏州自古以来就是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州内民族文化辉煌灿烂。这里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五种世居少数民族,多彩的民族风情孕育出了德宏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纺织织锦、染色技艺,创作出了精美绝伦、瑰丽绚烂的服饰及服饰文化。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注重实用功能,又有着很强的装饰意味,充分体现出傣族人民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和民间习俗。景颇族男子喜爱穿着白色或黑色对襟圆领上衣,包头布上点缀着花边图案和彩色小绒珠,外出时常常佩带腰刀和筒帕。景颇族妇女则身穿黑色对襟上衣,下着黑、红色织成的筒裙,腿上带着裹腿。
阿昌族男子多穿蓝色、白色或黑色的对襟上衣以及黑色长裤,裤脚短而宽。阿昌族妇女的服饰则因年龄和婚否而有所不同,未婚少女平时大多穿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梁河地区的妇女一般穿红色或蓝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用黑布裹包头。
傈僳族服饰典雅、美观、大方,不同地区的傈僳族妇女因服饰颜色的差异而被分别称为白傈僳、黑傈僳、花傈僳。傈僳族男子大多喜欢在腰间系一条羊毛彩带,肩背革制箭包、砍刀等物。
德昂族的服饰极具特色,妇女喜爱佩戴大耳环、银项圈,身穿蓝、黑色对襟短上衣,襟边镶着两道红布条,下摆边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德昂族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裤短而宽,头裹黑白色布,也佩戴大耳环和银项圈。而且,德昂族有纹身的习俗,一般会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上虎、鹿、鸟、花、草等自己喜爱的图案。
2017年,根据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调整,青浦区与德宏州芒市、陇川县、盈江县、梁河县建立了东西部协作关系。截至目前,已经实施协作项目300多个,主要涉及产业协作、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劳务协作、人才支持等领域。
青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古港,江河湖网孕育了江南贸易文明;德宏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的要塞,怒江流域串联起跨境交流的走廊。以“水”为纽带,青浦与德宏情谊深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共同奔赴“山海协作”之约,携手谱写新时代丝路篇章。本次展览由两地博物馆携手承办,这不仅是一场丝绸之路文化的基因联动,更是两地文化双向赋能的地域协作。
本次展览时间将从4月1日持续至6月25日,感兴趣的朋友千万别错过这难得的文化盛宴哦~
本文介绍了青浦区博物馆与德宏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服饰展》,包括展览的基本信息、展品特色,详细阐述了德宏州各世居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还提及了青浦与德宏的协作关系及展览的意义。此次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了解德宏民族服饰文化和丝路文明的机会,促进了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