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龙泉锦溪镇:黑木耳奏响共富新乐章

丽水龙泉市锦溪镇发展黑木耳产业的故事。从村民原本增收无门,到镇党委政府选定黑木耳产业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详细介绍了基地建设、种植模式、带动就业增收、品牌打造等情况,还提及了未来的发展规划。

在锦溪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余庆、洪凯、阙霞丽等人见证着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近日,走进丽水龙泉市锦溪镇的“黑木耳共富基地”,一幅热闹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映入眼帘。50多位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着采摘、晾晒新一茬的黑木耳。放眼望去,整个基地里,一排排菌棒如同整齐的士兵排列着,一朵朵黑木耳肥厚而光亮,长势十分喜人,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长期以来,锦溪镇的群众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然而,现实却残酷地摆在他们面前,由于没有合适的产业作为支撑,大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增收的大门紧闭。为了打破这一困境,锦溪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详细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还专门邀请农业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将黑木耳产业选定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到了2024年,锦溪镇强村公司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又具有前瞻性的决策,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30亩的黑木耳共富示范基地。在种植模式上,基地彻底摒弃了传统的粗放式种植方式,采用标准化、现代化的种植模式。从菌棒的培育过程,到生长环境的精准调控,再到采摘时机的科学选择,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科学标准,只为确保黑木耳能够拥有上乘的品质。同时,基地积极推广“强村公司 + 农户”的共赢模式,让农户能够深度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以前种地只能靠天吃饭,收入一点都不稳定。现在好了,把土地流转给强村公司,不仅能拿到租金收入,还能在基地里打工挣钱。一年下来,能挣不少钱呢!”锦溪镇农民刘海梅满脸笑容地说道。通过合理的统筹安排,黑木耳基地的场地处理、做畦、采摘晾晒等一系列工作,为70多名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其中还包括5户低收入农户。据统计,该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达70万元,让村民们的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锦溪镇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产出的黑木耳口感鲜、嫩、脆,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镇党委、政府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优势,因势利导,将黑木耳纳入“锦溪优品”特色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通过借助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线上线下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在“锦溪优品”品牌的加持下,黑木耳借势实现品牌化运营,订单量也随之不断增加。

据悉,下一步,锦溪镇已经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规划。一方面,将积极开展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优良菌种,探索更先进的种植技术,进一步提高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的种植水平,确保产业发展的质量。此外,还将充分发挥好青年人才的作用,利用“互联网 +”渠道,既抓好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的有机结合,也进一步挖掘“锦溪优品”品牌在网络平台的潜力,推动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本文介绍了丽水龙泉市锦溪镇发展黑木耳产业的历程,从产业选择、基地建设、模式创新到带动就业增收、品牌打造等方面,展现了锦溪镇通过发展黑木耳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未来,锦溪镇还将通过科研合作、技术培训和拓展销售渠道等举措,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宫古千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9927.html

(0)
宫古千凡宫古千凡
上一篇 2025年4月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