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围绕低空经济多个领域出台13条支持措施,旨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并详细介绍了在研发制造、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活力激发等方面的具体补贴和奖励政策。
据湖北省科技厅传来的消息,荆门市正积极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力。该市围绕低空经济的研发制造、基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拓展以及打造通航+X模式等多个关键领域,出台了多达13条支持措施,致力于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在研发制造方面,措施有着明确的补贴和奖励规定。对于低空航空器整机、关键设备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项目,将按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2%给予一次性补贴。若企业产品获得民航局型号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并且累计销售收入达到3000万元以上,会按航空器最大起飞重量进行分级奖励,单家企业最高可获得1500万元的奖励。对于首次认定的国家级、省级低空经济科研平台,分别给予200万元至500万元、50万元至200万元的奖励。而承担国家或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最高可获得200万元的补贴。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补贴政策同样给力。对新建无人机起降点、智能起降柜机等基础设施的,按实际投入的50%给予补贴,单个项目最高补贴10万元,企业年度补贴上限为100万元。对于中型、大型起降场及载人垂直起降飞行器起降场建设,单个项目最高补贴200万元,企业年度补贴上限为400万元。
为了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措施也有相应的安排。对新开通城际间有人驾驶运输航线且年飞行超300小时的,每条航线每年最高补贴500万元。使用无人机开展物流配送的企业,新开小型、大中型航线分别奖励20万元、40万元。对于低空仿真验证、检验检测等平台年营收超500万元的,给予10万元的补贴。开展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直升机救援培训等业务的企业,按取证人数或培训人次给予补贴,最高可达5000元/人。
另外,对于承办国际级、国家级低空赛事活动的企业,分别最高补贴200万元、100万元。使用有人驾驶航空器开展旅游、应急救援等服务达200架次/年的,每年补贴30万元。
荆门市出台的这13条支持措施,涵盖了低空经济的研发制造、基础设施、市场活力等多个方面,通过一系列的补贴和奖励政策,有望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源投入到低空经济领域,推动当地低空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助力其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东京迎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