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警方破获抢号案,警惕个人信息因“黄牛”泄露风险

本文聚焦成都警方侦破的两起“黄牛”抢号案件,详细讲述了案件背景、侦破过程、“黄牛”作案手段及危害,提醒群众警惕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在当下,知名医院的专家号犹如稀缺珍宝,一号难求。这一现状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他们将其视为所谓的“生财之道”。这些人利用外挂软件恶意抢占号源,使得真正有挂号需求的患者只能无奈地从“黄牛”手中高价购买专家号。而近日,成都警方果断出手,侦破了两起“黄牛”抢号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4名,查获5款专门用于作案的“外挂”软件,查明涉案金额高达1300多万元。

家住成都的黄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家中老人患有基础病,她经常需要往医院跑,以往她都是通过医院的App进行挂号。

黄女士:“有一段时间,我就经常挂不到号了。每次到那个挂号时间段,点进去,一秒钟号就没了。后来我在网上发现很多‘黄牛’,他们声称百分之百能挂到号。就连医院门口也有一些黄牛,同样信誓旦旦地说能保证挂到号。”

成都警方破获抢号案,警惕个人信息因“黄牛”泄露风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石锐:“医院在对App的运营监管中,发现有不法分子利用‘外挂’软件恶意抢占号源,我们第一时间将这个情况上报给了辖区公安机关。”

针对医院和群众反映的情况,成都警方迅速展开了深入调查。很快,两个针对不同医院进行抢号的犯罪团伙进入了民警的视线。

成都警方破获抢号案,警惕个人信息因“黄牛”泄露风险

经过详细侦查,针对华西医院抢号的这个团伙头目是家住成都的吴某、许某两人。他们利用“外挂”软件在医院的挂号系统上疯狂实施抢号,该团伙已售卖出7000多个号源。成都警方随后开展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49名,查获作案“外挂”软件3款,查明涉案金额700多万元。

成都警方破获抢号案,警惕个人信息因“黄牛”泄露风险

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网安大队民警 张波:“从2021年至案发,王某夫妇及赖某团伙通过网上招揽客源,并恶意抢占建档号源3200余次,每个号源加价1500到2500元不等。两个团伙共计获利620余万元。”

非法破解医院App防护机制

快速锁定号源

在成都警方破获的这两起案件中,查获了5款专门用于作案的“外挂”软件。依靠这些功能强大的软件,“黄牛”们非法盗抢、售卖的号源多达上万个。那么,这些抢号的“外挂”软件,到底有什么“开挂秘籍”呢?

犯罪团伙针对不同医院的挂号系统,开发出不同的“外挂”软件,无一例外,这些软件都具备强大的抢号功能。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自动刷新挂号页面,快速锁定号源,从而大大提高挂号成功率。甚至可以在毫秒之间完成抢号流程,让普通患者根本没有机会挂到号。

成都警方破获抢号案,警惕个人信息因“黄牛”泄露风险

而这些抢号“外挂”软件在未经官方授权的情况下,采用非法手段破解医院App的防护机制,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从而实现“抢号”的目的,这种行为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成都警方破获抢号案,警惕个人信息因“黄牛”泄露风险

警方介绍,在实名制建档挂号的要求下,挂号者需要向“黄牛”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身份信息用于抢号。大量精准的公民个人信息在层层汇聚的过程中,也加大了公民信息泄露的风险。

成都警方破获抢号案,警惕个人信息因“黄牛”泄露风险

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区分局网安大队民警 梁毅:“一旦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他们可能利用这些个人信息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不仅会导致个人和其他群众遭受财产损失,同时还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广大群众需要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任何未经授权的第三方。”

本文围绕成都警方侦破的两起“黄牛”抢号案展开,揭示了“黄牛”利用外挂软件恶意抢号、高价倒卖号源的犯罪行为,以及抢号软件的作案手段和危害,包括导致患者挂号难、涉嫌违法犯罪、加大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等。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个人信息泄露,同时彰显了警方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医疗秩序和群众权益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行云乐易,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397.html

(0)
行云乐易行云乐易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