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企业高管“出道”这一潮流现象,以海尔CEO周云杰及一众高管入驻社交平台为例,深入剖析了高管们“出道”背后的痛苦与快乐,探讨了这一现象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同时也对“高管出道”这一潮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如今,企业高管“出道”正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这也可以看作是广告与宣传不断迭代进化出的一种“新形态”。
图源:网络截图
近日,海尔CEO周云杰以及海尔的一众高管纷纷入驻多个社交平台,引发了广泛关注。在周云杰于短视频平台发布的第一条视频末尾,有一个细节格外引人注目。在几条拍摄花絮中,拍摄者不断要求周云杰“再来一条”,周云杰自述“把这些理工男都逼疯了”。这句话,或许也是“海尔高管团”的共同心声。
“把这些理工男都逼疯了”,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实话、真话。而在这实话真话的背后,其实也藏着企业高管们的痛苦与快乐。
先说痛苦的一面。这些企业高管原本是隐身幕后的“低调理工男”,如今却要扮演抛头露面的“社交悍匪”角色,身份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们既有着对自身不擅长社交的担忧,也有着对新角色不适应的扭捏,更有着“能不能干好”“能不能让用户满意”的胆怯。这份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是“身份焦虑”和“本领恐慌”相互交织的结果。
再看快乐的一面。周云杰在全国两会上的“意外出圈”,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为海尔带来了“泼天流量”。这也为海尔高管集体“出道”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舆论环境和条件。通过“出道”,高管们可以离消费者更近一点,更好地与用户对话,更优质地服务用户,从而打响海尔的品牌。周云杰自己也表示:“出道不是为了打造企业家个人IP,而是学习企业如何与新时代对话,让海尔的产品、服务出道。”在这个过程中,高管们还能体会到“被需要”的快乐,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另一种方式。
海尔高管们选择直面痛苦,享受快乐,这是他们“用脚投票”的结果。毕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他们的选择中,我们能感受到和看到一个顺应时代、主动求变和迎难而上的海尔气质与形象。
对于消费者而言,看到高管们一个接一个“出道”,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网友们纷纷“玩梗”,“现在日子也是好起来了,听海尔高管汇报工作了”“一个个长得国泰民安的,且一身正气,海尔是怎么做到的”“这个年纪正是闯的时候,你一票我一票老总明天就出道”“这哪是老总团,明明是男模团”。随着高管们在网络上成了网友们的“赛博亲戚”,大家对海尔的亲近感和好感度也随之大大提升。
在“注意力为王”的时代,“闷声干大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已经不完全适应现实。如今的消费者不仅想要产品,还需要企业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而企业也需要消费者提供发展的“源头活水”。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管出道”自然应运而生。它拒绝的是“固步自封”,代表的是“开放包容”,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一种潮流,这也是企业和消费者“双向奔赴”的一个体现。
“高管出道”的风,已经吹遍了网络。但这股风能吹多久,流量还能有多少,所带来的是“正向价值”多一点还是“负面效应”多一点,大浪淘沙之后,谁又是笑到最后的“真英雄”,现在我们还无法确定,需要时间来检验。
这些问题的答案,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点:一是能否和用户真正成为朋友,持续给用户提供“情绪价值”“增量价值”,而不是沦为流量的附庸;二是能否无论危与机,都把用户放在第一位,在一次次“听劝”中真正尊重用户,让用户感受到“最大的必杀技”——真诚;三是能否实现“好营销”与“好产品”相辅相成、并驾齐驱,从“单纯靠产品”和用户对话转变为靠“人 + 产品”去和用户对话。
企业家“出道”当网红,社会上不乏成功案例,也实现了“产品销量增长”“企业口碑裂变”“品牌影响力上升”等目标。不过,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企业家“出道”当网红只是“表象”,做到以上三点,或者在追求以上三点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才是“里子”。如果做不到这些,即使走到了“台前”,等待企业家和高管们的,一定是痛苦凌驾于快乐之上。
本文以海尔高管“出道”这一事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企业高管“出道”这一潮流现象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指出企业高管“出道”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与消费者双向奔赴的体现,但要想取得长远成功,需要在与用户建立良好关系、提供价值、平衡营销与产品等方面下功夫。
原创文章,作者:六合柯慧,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4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