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作版权迷雾:从典型判例看保护边界

本文围绕AI生成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展开,讲述了上海艺术设计师林晨的AI生成作品《伴心》被盗用后起诉两家公司,法院判定被告侵权成立的案例,并探讨了AI创作保护边界的相关话题。

AI创作版权迷雾:从典型判例看保护边界

在当今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如今,只需输入几个提示词,清晰表达自己的构想,就能自动生成经过个性化改编的文图新作品。这种新颖的创作模式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新的法律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AI生成的作品是否拥有版权呢?

前不久,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对一起涉及AI的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作出了判决。

故事要从2023年2月说起,在上海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林晨,使用人工智能软件,通过输入提示词进行文生图创作。随后,他又运用PS修图软件进行手工修改,经过多轮精心设计,最终形成了一幅江边夜景图,并为其取名为《伴心》。

据原告林晨称,他为了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对关键词进行了数十次的修改,尤其对画面中爱心气球的大小、数量、光影和造型等细节进行了细致调整。由于生成的爱心不够完美,他还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了后期编辑,之后再导入AI工具中进行反复修改迭代,最终呈现出在黄浦江上的半心夜景作品图。

2023年4月7日,林晨将这幅图片向国家版权局申请了美术作品登记,作者和著作权人明确为林晨本人。

AI创作版权迷雾:从典型判例看保护边界

然而,到了2024年,林晨意外发现自己的这幅作品图被两家公司用于网络宣传。其中一家公司甚至还将他的作品搭建成了气模成品,并展示在了常熟琴湖。林晨表示:“在公司的网络宣传中,我看到了我的《伴心》作品图,他们删除了图中的高塔和我的署名。从实景宣传图片中能明显看出这是对我作品的抄袭,在与他们沟通无果后,我无奈之下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2024年4月25日,林晨将杭州某技术有限公司与常熟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起诉到常熟市人民法院,要求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AI创作版权迷雾:从典型判例看保护边界

在庭审现场,原告是否享有这幅图片的著作权成为了争议焦点。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

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李军介绍:“本案中《伴心》图,以城市、水面、建筑、爱心及水中倒影为主要元素,在场景、环境、色彩、光影、角度及其排列组合等方面,体现了作者独特的选择与安排,具有独创性,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美术作品,应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还规定,著作权人享有署名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多项权利。法院经审理认为,两被告未经原告许可,擅自通过互联网络向公众提供权利作品,且没有如实标注原图作者的署名,侵害了原告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署名权。

AI创作版权迷雾:从典型判例看保护边界

经过仔细对比,两被告在小红书平台、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以及1688网店中使用的涉案图片,在可供对比的部分与案涉《伴心》图高度一致,仅存在裁剪大小、涂抹部分素材、添加文字等细微区别,整体构成实质性相似。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杭州某技术有限公司在某网络平台连续三天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被告杭州某技术有限公司、常熟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1万元。目前该案中的两被告已自行履行完判决义务。

随着AI应用的日益普及,此类涉及AI创作的案件必然会越来越多。目前,我国著作权法在AI生成内容的保护上暂无明确规定,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也仍然存在争议。那么,在现行条件下,如何确定AI创作的保护边界呢?

法律专家表示,若无足够的证据,人工智能生成物一般不构成操作者创作的作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知识产权室主任管育鹰解释,单纯的AI系统生成的生成物肯定不是作品,因为它没有经历创作的过程。应该是前端有很多数据输入训练之后,根据算法把这些数据重新按照算法逻辑组合,然后输出来的生成物才可能是作品。

在司法审判中,判定AI生成内容是否构成著作权上的作品需要操作者提供充分的创作证据。例如,一开始生成的图和最终生成的图分别是什么样,要体现出创造的量到底是多少,要有清晰的证据链。

AI创作版权迷雾:从典型判例看保护边界

江苏常熟市人民法院副院长周薇指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体现了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时,应被视为一种‘创作’。AI本身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作者’,因为AI是人类设计和开发的工具。而使用AI工具进行创作并投入了独创性智力的人,才是法律意义上的‘作者’。”

本文通过林晨的AI作品著作权侵权案例,展现了AI生成作品在版权保护方面的现实问题。我国著作权法对AI生成内容保护暂无明确规定,判定AI生成内容是否构成作品需充分证据,强调了人的独创性智力投入在AI创作中的重要性,为解决AI创作版权纠纷和确定保护边界提供了思考方向。

原创文章,作者:甜雅mi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yaoxin.com/archives/3356.html

(0)
甜雅mio甜雅mio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